信息中心
名师名言:
以思政课程和通识课为平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天职,落实立德树人和爱国奉献
以科研探索为基础反哺教学,将学术影响拓宽到国际领域
以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为己任,心怀天下,铺路架桥
一、 以思政课和通识课为平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萨日娜认为,思想政治课和通识核心课应该做到价值引领,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2010年12月,萨日娜到交大以后,持续担任了两门本科生的校级通识核心课、全校研究生的公共课,以及三门本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
自2011年开始,她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受益学生近一万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她重视课程建设,精心备课,教学中突出重点,结合国家的最新科技政策,全面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的最新成果,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解释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2020级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姜宇同学上完课谈到“萨日娜老师的课程,以科学思想发展史为脉络,带领着同学们系统了解了从古希腊时代直至当今的科技发展历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不同时期科技思想的内容,其思想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及科学与人类文明、人类社会间的交互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对个人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在诸多方面的意义也认识的更为深刻”。
“科学技术史”“中日科技文化交流”是她来交大后上的两门通识核心课程。前者中她讲授中外科技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的思想,后者中她讲授中日传统科技的交流与相互影响,拓宽学生对中外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和科学思想的了解。
她又承担着三门研究生专业课的讲授任务: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外科技交流史专题、数学史。在面向硕士的“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她让学生感受到了丝路文明和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的魅力。在面向博士研究生的“中外科技交流史专题”中,她加强经典文献的研讨,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从历史遗产中寻找社会进步的力量,从科学史、历史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多方面的史学意义上推进了学生的研究。在“数学史”课程中,她从社会学的视角探析数学发展的历程,讲授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比较不同文明数学知识创造特点、文化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她又积极参加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和课程。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史通识教育联盟的成员,她积极普及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史知识,为宣扬丝路文明、扩大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影响做了不懈努力。
二、 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天职,落实立德树人和爱国奉献
任何一个伟大学者获得的成果并不是上天的眷顾,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这是萨日娜用作自勉和常跟学生讲的一句话。她赞许交大学生的聪明和勤奋,但也会时常要求他们不要懈怠,一定要好好珍惜在交大读书的时光。
她认为立德树人是人民教师的首要职责,更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神圣使命。她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她又时常关注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疏导困惑,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在国外访学期间也通过邮件、视频、微信等各种通信渠道进行沟通和指导,为培养优秀的研究生而做了努力。
这些年她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并指导多名科技史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她指导的硕士生陈梦鸽同学以高质量完成硕士论文后,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支持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事迹曾在央视媒体和交大新闻有过专题报道。2020年回国创业,在马院进行讲座,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典范。指导的博士后曹婧博不仅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还获得了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成为我校科学史博士后流动站首位、全校文科类博士后第二位立项者。
在指导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研究生时,她经常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每个民族都为创造灿烂的科技文明做出了贡献。时刻教育学生全面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她培养的蒙古族研究生乌雅汗在硕士论文的谢辞中写道“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校期间,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萨日娜老师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并且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也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温暖。老师有着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是我们蒙古族的骄傲和好榜样”。萨日娜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友谊之花。
三、 以科研探索为基础反哺教学,将学术影响拓宽到国际领域
萨日娜认为,科学研究与教学应相辅相成,研究成果应反哺教学。她这些年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项目,又结项多个省部级项目,单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用中、日、英文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她又担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以及国家社科中华外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译著者)。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其教学内容,成为其教书育人的有力保障。
2018年,她获得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劲牌奖学金的支持,走访英国,通过学术讲座和会议报告,将其学术影响拓宽到国际领域。
2019年,其中外计量交流史相关论文获得全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普奖。同年她又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开展了海上丝路与中国传统科技在域外传播方面的专项研究。
2020年她当选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同时又获得学校文科处资助,主办“海上丝路与东亚科技文明高端论坛”,聚焦丝路文明与中国传统科技,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做了贡献。
2018-2020,她作为学科负责人,带领团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2019-2020年的研究成果在学院名列榜首,被评2020年度优秀二级学科团队。
2020年11月,她应邀参加国家“科学家博物馆”项目,撰写数学家传记,为宣传数学家的科学精神做了努力。2021年6月,她受邀参加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学术研讨会,为今后在交大展开理科学科史和交大科学家的学术思想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 以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为己任,心怀天下,铺路架桥
在科研和教学中萨日娜始终以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为己任,心怀天下,为中华优秀文化流传域外铺路架桥。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这些年萨日娜获得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了同行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2018年,她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劲牌奖学金。该所的梅建军所长写道“我们对于学者的选拔过程将侧重考察申请者的研究视野和潜能。萨日娜老师近年的研究集中在海上丝路与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播、中外传统科技的跨文化研究,中日传统数学的近代化等几个方面。在劲牌奖学金申请书中,她展示了其近年的研究对深化中外学者对中国科学与文明发展的认识,揭示海上丝路与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其研究对认识和推进中国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意义。我认为,萨日娜老师近年的研究中获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相信她也具备了带领其学科团队继续获得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能力。”
日本学者对萨日娜的评价是“她是我见过的做学术最勤奋,做人最谦逊、最诚实的一位学者”,这句话来自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四日市大学的小川束教授。他是一位数学家,也研究中国宋元时期的数理天文思想,也是日本著名的关孝和和算研究所的创立者。他多次来我们交大访学,也是我国科学史界的老朋友。
萨日娜作为首位获日本科学史最高奖的中国人,在日享有盛誉。在疫情期间,她通过精彩演说、学术论文,努力向日本学者讲好中国故事。她主持交大科技发展研究基金—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项软课题,开展相关研究,为国家疫情防控及后期需解决的问题,贡献了交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来自于恩格斯,也是萨日娜经常激励年轻一代交大人把握机遇,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的一句话。她始终以扎实的学识和前沿的研究理论支撑其高水平的教学,又不断探索和开设学科前沿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表率作用。
名师名片:
萨日娜,太阳成集团tyc334552021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学会理事。曾获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劲牌“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奖学金,日本科学史学会学术创新奖,日本数学史学会桑原奖,全国计量测试学会奖,上海市浦江人才,太阳成集团tyc33455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